近日,超声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出生仅2天、体重只有1820克的31周早产患儿实施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置管术。
该患儿为试管婴儿,双胎之大子,胎儿期发现腹腔巨大囊肿。在母亲孕31周+2时,因母亲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出生时,患儿体重1820克,新生儿的阿普加评分为1分钟8分,医护团队立即给予新生儿心肺复苏,新生儿的阿普加评分提升为5分钟9分。患儿被诊断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腹腔囊肿,收治于第二新生儿内科病房。患儿因囊肿巨大挤压胃及肠管,膈肌上抬,造成呼吸急促,第二新生儿内科病房随即联系超声科介入团队会诊。
超声科介入团队成员时博医生迅速协调介入工作,第一时间为该患儿进行了诊治,对患儿进行了详尽地超声检查,明确囊肿来源后,立即与第二新生儿内科病房副主任李娟沟通,商讨诊治方案,最终一致认为应立即对患儿腹腔内巨大囊肿进行穿刺置管,减压囊肿张力,尽快缓解患儿病情。由于患儿过小,病情较重,整个穿刺过程需要在吸氧的状态下进行,操作难度大,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引发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博与超声科介入团队成员鞠浩、董丹、衣宁宁,以及第二新生儿内科病房医生等协同合作,顺利向患儿腹腔巨大囊肿内置入6F引流管一根,过程顺利,最终,患儿安返病房。
医院作为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在儿童疾病疑难危急重症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外科手术“微创化”等方面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超声科介入团队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为进一步满足临床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医疗团队。团队致力于为患者缓解病痛、配合临床提供最佳诊治方案,其主要工作是在超声监视或者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置管引流、消融治疗、神经阻滞、硬化治疗及腔内治疗等。今后,团队将继续适应医院儿科临床发展需要和患儿的诊疗需求,不断突破技术难点,造福于更多患者。
超声科 / 时博 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