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日前,建昌县人民医院迎来了“盛京医院专家坐诊日”,闻讯前来的建昌县群众排队等候就诊。
2月6日中午,辽宁省建昌县雷家店乡冰沟村的王传福(化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先到建昌县某民营医院就诊,因救治能力不足,需转诊到葫芦岛市或省城沈阳市的大医院,但路途远,路上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紧要关头,王传福的家人联系到建昌县人民医院,获悉当天下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专家到院里帮扶开展手术,于是紧急送医。下午4点,患者抵达时,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斌还在来建昌的车上,他先是通过电话对县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指导,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到院后立即争分夺秒进行手术。
“我当时人都吓蒙了,直到手术做完心才落地。特别感谢李斌大夫,让家人在短时间就能得到救治,挽救了生命还节省了钱财。”患者家属激动地向记者说。
建昌县地处辽宁省最西部,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虽已脱贫,但当地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不少群众仍存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风险。
2021年5月9日,盛京医院与建昌县人民政府签订医联体建设帮扶建昌县人民医院的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与建昌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支援的“医联体”合作之旅,有效缓解了当地百姓看病难问题。
共建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听说盛京医院的大夫常驻县医院,我们就来碰碰运气!以前每次去看病,都得坐两个多小时的车,还没看上病呢,老妈先累得够呛!”收好之前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拍的片子,张先生扶着年过七旬的母亲,笑着走出了建昌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诊室。“现在县里就有大医院的大夫,我们看病方便多了。”
最近两年,随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与建昌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帮扶建昌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盛京医院通过派出支援帮扶队伍、开展线下医务人员培训、线上远程医疗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建昌县基层医疗体系建设。
盛京医院党委书记赵玉虹表示,建设医疗联合体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百姓阻隔的有益探索。我们通过与建昌县人民医院达成医联体合作建设协议,结成对口帮扶支援关系,将医疗专家团队送到了建昌县老百姓的家门口,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
日前,来自盛京医院心内科、骨科、妇科、儿科、眼科等多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在建昌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短短一上午,因为专家们的到来,让这所县级医院的就诊量翻了几倍。
在心血管内科的诊室里,来自盛京医院心内科的马淑梅教授正在给一位患者画图。“放心吧,问题不大!但是要坚持服药,注意定期监测。就按照我给你画的这个表,每天按时量4次血压,只要在我写的数值范围内就没事儿,如果超过了就及时就医。”
小心翼翼地把马大夫画的图放好,61岁的李京伟(化名)患者告诉记者,他家住在碱厂乡,到医院要花1个多小时,但他觉得来的很值。
为做好与建昌县人民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合作,盛京医院派出了短、中、长期对口帮扶支援人员,围绕建昌县人民医院切实需要,支援人员涵盖了骨科、普通外科、胸外科等21个学科。重点帮扶学科负责人及平台科室负责人定期到建昌县人民医院,考察学科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医院还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主任李雷、徐进接续担任建昌县人民医院执行院长。
徐进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医联体合作建设的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合理分布,让乡村百姓能够实现就近就医、便捷就医,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和检查检验等服务。”
大病不出县,打通“最后一公里”
盛京医院院长孙思予表示,基层医疗最大的短板,就是急症的抢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盛京医院以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力争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这五大中心建设。
现如今,当地许多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必辗转到百公里以外的其他城市,在县里就能够得到及时精准救治。
“万事开头难。”徐进却忍不住感慨:“由于建昌县人民医院基础薄弱,设备老化,又因财力不足,无力购买开展心脑血管介入手术所必需的设备,一度使帮扶工作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在盛京医院党委的协调下,建昌县人民医院以分期付款的方案购买了所需设备,使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建昌县人民医院引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256螺旋CT两台设备。特别是创建胸痛中心以来,抢救了大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挽救了几百人的生命。
近两年来,建昌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和脑血管介入手术,心脏造影、支架手术已完成345例,脑血管介入手术已完成10余例,并创立了120急救中心、急诊室、心血管内科、放射科及检验多学科协作的急性心梗救治体系,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
建昌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永东介绍,通过各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医联体的内涵,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医疗”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医院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线上会诊,也落实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模式,“大病不出县”不再是梦想。
组团式帮扶,从“输血”转到“造血”
“我以前也多次到锦州与沈阳的大医院进修过,但现在盛京医院的帮扶更直接,让我能长时间、直观地接受高水平医生的指导,现在我能做泌尿科微创手术的术式增加了。以前一周做2到3台手术,现在能做4到5台手术,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明显提升。”建昌县人民医院泌尿科医生杨勇告诉记者。
“传、帮、带”组团式帮扶一直是盛京医院的帮扶重点,观摩专家的手术操作、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请教,建昌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对书本上查不到的知识、日常手术操作中的瓶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盛京医院的专家正在手把手为建昌培育出一支高水平医疗团队。
同时,县里也选派一些“好苗子”到盛京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建昌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已可以独立开展一些重症手术,在技术和能力建设上已经突破瓶颈,有了质的飞跃,使建昌县人民医院由最初的接受“输血”转变为能够自己“造血”。
据了解,这种线下的医务培训也正和线上远程医疗联动起来,盛京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建昌县人民医院提供包括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诊断、远程继续教育、远程专家门诊在内的远程医疗服务,持续为建昌综合医疗水平提升作出贡献。
从开展医联体建设帮扶以来,建昌县人民医院患者满意度从75%提高至90%,医务人员满意度从原来的80%提高到95%。不仅县域内百姓慕名而来,更吸引了葫芦岛市及锦州市的患者到县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