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介入病房完成一例经口留置导管后、经皮胃造瘘术

盛京周刊 2024年01月18日

  近日,第三介入病房副主任(主持工作)温锋团队成功为一名食管癌伴发较大食管气管瘘、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实施了经口留置导管后、经皮胃造瘘术。

  该男患53岁,2021年6月出现进食哽咽,确诊为食管上段鳞癌,于肿瘤中心行放、化疗等系统抗肿瘤治疗后,病情控制良好。2023年9月,患者出现进食后呛咳,确诊为食管气管瘘,于第三介入病房成功留置食管覆膜支架,封堵瘘口。患者术后能够正常进食。2023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呛咳,胸部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提示患者支架有所下移,食管气管瘘口增大,于肿瘤中心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023年11月,患者突发刺激性呛咳,伴呼吸困难,喘憋明显,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患者气道不通畅,予以拔除胃管,患者症状好转。

  该患者食管气管瘘较大,留置胃管后,胃管经瘘口陷入气管,严重影响气道通畅度,致患者喘憋明显,形成气管瘘后更无法通过吞咽产气粉来实现胃腔的充气状态,无法完成经皮直接穿刺胃腔。团队讨论后决定试行经口留置较细的导管至胃腔内,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就有很大把握完成手术。术中于DSA下先经口置入导丝,患者无明显不适,再沿导丝缓慢跟入5F细导管,患者尚可耐受,随后为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术中,团队通过预先留置的细导管,成功完成多次胃腔充气,手术得以快速、圆满完成。患者术后复查的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良好,经胃造瘘管注入食物后,患者无不适感,现已顺利出院。

  经皮胃造瘘技术是在DSA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胃区腹部皮肤直接穿刺胃腔并留置导管,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一种微创操作。胃造瘘后可以建立肠内营养,维持胃肠减压及给药,可应用于无法经口正常摄入食物、吞咽障碍、不能耐受鼻饲管的患者。传统手术胃造瘘术需在全麻下开腹完成,操作时间较长、创伤较大、费用较高,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高。而经皮胃造瘘术安全、高效、创伤小、经济实用,且维持肠内营养时间长(一次置管可使用半年左右),己成为长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

  第三介入病房成立于2022年9月,拥有成熟的各种血管疾病、非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已成功救治400余名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Leriche综合征等患者。

  第三介入病房 / 温锋 毛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