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

  慢性意识障碍(慢性昏迷)是指由脑外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各类脑损伤所导致意识丧失超过28天的病理状态,可分为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该类患者因自主廓清气道能力下降,大多需要气管切开来维持人工气道,很多患者因为不具备足够的意识水平和吞咽功能而只能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甚至被告知终身带管生活,为家庭人工看护和康复治疗造成了很多困扰,是患者回归家庭后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气管切开套管不仅消毒、护理较为麻烦,还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气管切开套管留置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如喉头水肿、气管软化、声带麻痹、气道息肉、气管食管瘘、反复肺部感染等;另一方面气管切开套管的存在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理吞咽活动,加重吞咽困难,还会增加患者言语康复的困难性,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和减缓康复进程。因此,如何尽早安全有效地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始终是重症康复团队面临的重要挑战。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一直是盛京人不断开拓创新的驱动力。近日,医院康复中心主任,第二康复科 神经、儿童康复病房主任张立新教授带领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成立了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康复团队,着力于解决困扰患者多年的长期带管难题。他们在学习和实践国内外先进拔管策略的基础上,制定和规范了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拔管流程。通过采用拔管前精细化评估、困难气道的多学科协助、全周期肺康复等方法,成功为多名慢性昏迷患者拔除气管切开套管,解决了患者及其家属担忧的气道管理问题,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未来,这一医疗康复团队将继续细化治疗手段和管理,有望为更多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解除困扰,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康复科 神经、儿童康复病房 / 周晓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扉页
   第03版:国庆期间医院医疗工作平稳运行
   第04版:医院迎接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中期评估
   第05版:吴安华教授团队研究论文在《Nature》子刊发表
   第06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及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何建行来院参观访问并进行裸眼3D肺手术演示
   第07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参加医院举办的麻醉学科科研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暨盛京麻醉与神经科学学术会议
   第08版: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来院评价指导“儿童保健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工作//医院举办辽宁省医学会第二十九次放射学学术会议
   第09版:2024年生物样本库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院举办//医院举办盛京未来人才系列论坛
   第10版:第七届盛京炎症性肠病学术交流会在院举办//医院举办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任指导教师岗前培训
   第11版:辽宁省护理学会第一次门诊护理学术会议在院召开//光荣榜
   第12版:泌尿外科联合血管外科成功实施右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癌栓及血栓取出术
   第13版:高超医术挑战高难度手术 精准治愈硬脑膜动静脉瘘
   第14版: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
   第15版:医院举办义诊活动
   第16版:医院举办义诊活动//简明新闻
   第17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第18版:反腐月报
   第19版:反腐月报
   第20版:封底
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
盛京周刊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14康复团队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告别终身带管 2024-10-10 2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